联系电话:0416-2180110
Previous Next

指导案例110号 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诉阿昌格罗斯投资公司、香港安达欧森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海难救助合同纠纷案

时间:2022-05-14

指导案例110号

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诉阿昌格罗斯投资公司、

香港安达欧森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海难救助合同纠纷案

(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2019年2月25日发布)

关键词  民事/海难救助合同/雇佣救助/救助报酬


裁判要点
1. 《1989年国际救助公约》和我国海商法规定救助合同“无效果无报酬”,但均允许当事人对救助报酬的确定可以另行约定。若当事人明确约定,无论救助是否成功,被救助方均应支付报酬,且以救助船舶每马力小时和人工投入等作为计算报酬的标准时,则该合同系雇佣救助合同,而非上述国际公约和我国海商法规定的救助合同。
2.
在《1989年国际救助公约》和我国海商法对雇佣救助合同没有具体规定的情况下,可以适用我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确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。


相关法条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》第8条、第107条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》第179条


在线咨询

在线咨询